您当前的位置:中国IT科技网资讯正文

深陷“剁手党"?什么原因让你购物成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10-04 18:28:23  阅读:4355+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贾青

  文章来源:科通社

  文/张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

  还记得电影《购物狂》中的女主角芳芳吗?她因无法控制购物欲,一度使经济陷于困境,连番失业,怎么改也改不了。双十一抢购狂潮再度来袭,随处都能听见,你熬夜了吗?你抢了吗?不过,很多人在事后都后悔自己因为“手贱”犯下冲动消费的错误,因此以“剁手”来表决心不再乱买,可结果还是是变本加厉的买买买。是什么原因让“剁手党”们无法自拔呢?

  听说过“强迫性购物”?

  不知从何时起,11月成了剁手党的狂欢节。短信、邮件、、广告传单、网页弹出广告,商家们几乎在任何一个你能看到的地方铺天盖地地传递着购物的诱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每次打开购物网站本来只是要去买一顶帽子或一箱牛奶,但最后常常手贱不小心点开了旁边促销的广告,然后购物车里就多出来许多本来不打算买的东西。

  在心理学上,“剁手党”这一表现可称为强迫性购物(Compulsive Buying)。强迫性购物是一种功能紊乱的消费行为,这类人群失去了对购物行为的控制,持续过度地购物。在日常生活中,强迫性购物者一方面拼命地想购物,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冲动的购物行为感到后悔失望,从而更强烈地继续购物。一般他们在购物前会有很不快乐的紧张压力,购物时这种压力会得到瞬间发泄,心情会变得舒畅、轻松和愉悦,但事后又会感到苦恼和后悔。他们在购物上的开支往往超过他们的经济能力和预算,给自己和家庭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强迫性购物者大多数承受着情绪障碍的折磨,他们渴望减少无法控制的购物行为的频率。

  在美国精神病治疗协会的诊断手册DSM-IV-TR中,将强迫性购物归结为“冲动控制障碍”(Disorders of Impulse Control)的一种。虽然对这一症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归纳出以下特征:

  ●在购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在购物时,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购买的必要性;

  ●习惯通过购物的方式去安慰自己、奖励自己,以获得满足;

  ●与购物情境相关的刺激就很容易产生无法控制的购买欲望;

  ●在自己的真实花销上跟亲人朋友撒谎;

  ●很多购买的东西几乎都没有用过;

  ●每次买完以后内心都有后悔、内疚等痛苦的体验,但依然还是无法停止购物行为;

  ●因购物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方面的不良影响。

  其中,强迫性购物必须具备三个核心特征:①无法抵抗的购买冲动②个人对购物行为失去控制,无法停下来③持续性的购物行为已经对人际关系、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严重损害。

  哪些人容易成为“剁手党”?

  女性是主要受害者  

  多项关于强迫性购物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女性是强迫性购物的主要受害者。根据今年发表在Addiction杂志上的一则对涉及32000人的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强迫性购物行为的一般患病率约为5%,即20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购物狂;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间差异不显著,但以女性较为高发。

   为什么“买买买”的女性居多?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女性血清素受体较男性更多,制造的血清素总量又不足,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相对较少,因此,她们需要借助购物这一外部刺激来感到快乐。这也是为什么,除了购物的欲望外,女性对于美食特别是甜食的欲望更高,抑郁症也更为高发。另一方面,相比于男性,女性对逛街、购物和社会交往有更加积极的态度,而且女性的身份在传统上也与购物有较强联系。因此,女性的强迫性购物倾向更强也就不足为奇了。

  年轻人无法抵抗广告刺激  

  当前,还没有针对强迫性购物的年龄差异的系统研究。但许多迹象表明,年轻人更易受强迫购物影响。大多数这方面研究比较了强迫性购物者和普通购物者的年龄。

  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强迫购物者的平均年龄比普通购物者低8-11岁。这可能与他们无法抵抗广告刺激的诱惑,缺乏控制消费习惯的能力有关;同时青少年时期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立性,消费行为意味着独立的经济能力,像成年人一样拥有各种各样的物质。

  家庭因素造就的购物者  

  研究表明,物质依赖或强迫性行为易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行为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中存在酒瘾、毒瘾、贪食或厌食症、抑郁等问题,其他成员出现强迫性购物的概率就会升高。这种影响到底是由遗传造成还是由学习造成,还不是很清楚。

  但可以确认的是,父母的强迫性购物倾向与子女的强迫性购物倾向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热爱购物的家庭常常通过钱或礼物来奖赏孩子的行为,而那些因工作太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父母,常用物质代替补偿孩子的情感支持。强迫性购物者很可能从小就习得了这种替代性的安慰。

  “买买买”背后的心理原因

  强迫性购物似乎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为。很多数据都显示,强迫性购物者常常伴有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酒精依赖、抑郁、强迫症等问题。这说明,购物跟进食、饮酒、强迫行为、情绪低落一样,都是表面的症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被处理。

  在过去,人们对成瘾有两个常见的认识。一个是认为毒品、酒精或者那些让人上瘾的物质本身是邪恶的,它们让人失去理智,无法摆脱。而购物也一样,很多人会认为是因为商家的各种“引诱”和“轰炸”,以及整个社会消费主义风气横行,导致人们“买买买”;另一个认识会认为是那些上瘾的人本身意志不够坚定或者过于贪婪,经不起诱惑,因此很多成瘾治疗都带有惩罚性的意味,切断成瘾者获得那些成瘾物质的来源,甚至将他们隔离起来进行教育。

  而科学家曾经用老鼠做过一个关于成瘾的研究,这个实验打破了我们以往对成瘾的认识。实验中,科学家将一只老鼠关在笼子里,放了两瓶水,一瓶水里边有可卡因,一瓶是普通的清水。老鼠喝了一点清水,也喝了一点有可卡因的水,然后觉得可卡因的水好像让它感觉更好,于是它就不断地去喝带有可卡因的水,一段时间之后它因药物过量而死亡。这个证据跟人们以往的认识相一致。

  但是几十年后有个加拿大的科学家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同样也是用这种老鼠,用这样的笼子,只不过笼子里不只是一只老鼠,而是一大群老鼠,而且他还在笼子里为老鼠设计了一个游乐园,有各种各样老鼠喜欢玩的东西在里面。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的老鼠在里面一起玩得很欢乐,几乎没有老鼠会去喝带有有可卡因的水。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人成瘾?

  当我们把老鼠世界改变为人类世界,当人们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且有各种娱乐生活可供选择时,原来让我们成瘾的东西似乎就失去了魔力。

  所以新的观点认为,并不是药物或行为本身蕴含的东西让人成瘾,而是这个人所处的环境让人成瘾。孤独、无价值感、不被认可、抑郁等等,都会让人通过成瘾性的物质和行为去寻求安慰。强迫性购物也是如此。

  如何避免对购物的依赖?

  因此,对于强迫性购物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去了解购物者本身的处境和内心世界。通过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对购物的依赖。以下是几种需要的心理状况。

  他们是否缺乏被认可?  

  强迫性购物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和身份的追求。那些自尊水平较低的人,常常感到自己距离“理想自我”还有很大的差距,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事与愿违。因此,可以尝试为他们创造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环境,及时地肯定他们的成长和贡献,让他们慢慢提升自我的价值感,感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他们是否孤独不快乐?  

  孤独是成瘾行为的有力催化剂。关系是人类毕生追求的东西,当人们无法通过跟其他人建立关系来获得满足时,便只能转向物质,与物质建立关系。所以强迫性购物在那些深居简出、很少跟人打交道的“御宅族”的身上十分常见,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也常常通过购物来填满孤独感。因此对于强迫性购物者, 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帮助他们融入群体,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他们是否焦虑担忧?  

  在压力和应激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焦虑、紧张甚至愤怒的情绪无法通过恰当的渠道得以表达,人们有时便会通过买东西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释放压力,安慰自己。但购物的暂时缓解作用消退后,那些情绪并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而原来让人焦虑的来源也依然无法逃避,于是有部分人就陷入了购物狂热与焦虑自责的恶性循环中。

  因此,对于这部分强迫性购物者,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负性情绪的识别和处理能力,通过运动、与朋友的倾诉等积极的方式缓解自己的焦虑;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去面对和处理眼前的压力事件。

  如果你自己有过度购物的问题怎么办?  

  以上帮助他人的建议同样也适用于自己,你需要接受自己的问题,然后尝试去发现购物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自己真正在逃避或不愿面对的究竟是什么?另外,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例如避免独自购物;不使用信用卡、支付宝等便捷支付的工具;使用购物清单;延长将东西放入购物车和支付之间的时间等等。(编辑/陈永杰)

  参考文献:

  1。段新焕等,强迫购物症研究综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21(2),P135-138

  2。老鼠实验的例子引自TED演讲《Everything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https:///talks/johann_hari_everything_you_think_you_know_about_addiction_is_wrong?language=en

  3。“剁手党为何无法停下买买买|你是哪一种购物狂?”KnowYourself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