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IT科技网资讯正文

东陵大盗案:乾隆地宫不为人知的秘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10 15:25:29  阅读:45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珞丹

  最初只是将放有舍利的宝函直接埋于地下,以后逐步发展为建地宫埋藏宝函。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

  乾隆朝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他的陵墓修建时间长,规模大,地宫建筑工艺水平高。埋葬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进深54米,总面积372平方米,完全是传统的拱券式石结构。由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主要堂券组成,平面呈“主”字形。

  第一道石门叫罩门,门楼上的出檐、瓦垅的吻兽,都用汉白玉雕成,雕凿细巧。石门两壁各浮雕四天王像,大小与真人相仿,形态多姿,线条清晰。过罩门洞是明堂,安放帝后的“册”、“宝”之类。

  乾陵地宫的三次疯狂盗劫第一次盗劫1928年,也就是清朝覆亡后的第十七个年头,挂着国民革命军旗号的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制造了第一次东陵大盗案。

  案情大致是这样的:时任奉军二十八军某连连长的马福田是河北遵化人,早已对东陵的地下宝藏垂涎三尺。

  当时他正好带兵驻扎马兰峪,便与当地惯匪王绍义秘密勾结。准备伺机而动。没想到他们的野心被驻扎在马兰峪四十里之遥的孙殿英所侦知。

  东陵盗案发生后的1928年8月,溥仪派载泽、耆龄等人进行善后处理。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女尸。

  参与清理重殓的清室遗臣在东陵期间所写的日记中,都曾提到此事。据这些宗室遗臣判断,此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卒年49岁。

  乾陵地宫棺椁漂起之谜裕陵地宫里的每具棺椁的四角,各有一块重达数百斤的龙山石,将棺椁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

  龙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细,头部粗。孙殿英匪兵在进入裕陵地宫时,竟发现乾隆帝的棺椁不在棺床上,而是顶住了第四道石门。

  既然棺椁的四角都被龙山石牢固卡压,怎么会飘浮起来呢?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风水宝地,机关重重,宝藏众多,这似乎是成为了历代帝王陵墓的一个特点。

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帝王的陵墓还有属于自己的讲究和怪事,这些就是发生在乾隆地宫里的秘密,它们等待着后人去破解。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